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助人为乐不被领情? 专家教你六个心理沟通法

2012-04-11 01:32: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人与人的沟通,因为思维的差异,有时候总是不能将涵义完全传达,好心却不被领情,想帮忙却办了坏事,这样的情况生活中并不鲜见,专家告诉你,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如何才能正确的“助人为乐”。

  网友Alright:

  我和她是一个宿舍的。我是宿舍长,看到她似乎有困难,我就想如果她需要我的帮助,我可以帮她,并不是出于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同,觉得我是个好宿舍长。可是她说的话让我非常生气,她并没有拒绝我帮忙,而是不咸不淡的反问“你要帮忙啊”?好像我只是故意说说而已。一直以来,我都是出于好意去关她,但她总是怀疑我的好意,真是让人生气!如何才能让自己心里平衡呢?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

  专家支招:

助人为乐不被领情? 专家教你六个心理沟通法

  你应该适时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室友的心情,考虑到她的需要,不要“好心办坏事”。对方有困难需要帮助,别急于伸出援手,先倾听对方的心声,让对方知道你的心意就好,当对方向你寻求帮助的时候,再挺身而出。

  用心聆听 学会停顿

  如果说倾诉会缓解焦虑,而聆听是决定疗效的关键

  聆听,不是保持沉默,而是用心仔细听对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以及真正的涵义。聆听不是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出主意,或者发问。通常我们会急于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者询问对方问题,获得事情的真相,以为这样就是聆听该有的姿态。然而,聆听应该是用我们的、耳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而不要急于了解真相,立刻对事件下结论。这样会造成误会和伤害,好心办坏事。

  正确的方法是找个相对隐蔽放松的空间,准备一些缓解压力的饮料,有些动人但不吵人的音乐很不错。你们坐得很舒服,开始谈话的氛围是轻松的,私密的。

  在对话时,有时说,有时听,当听到自己心响起“我不懂……”时,就是应该停顿下来问对方:我是否错过什细节了?这个问题是不是这样子?我们必须提醒自己,放慢不自觉产生的机械式反应,例如,想快速解决对方的不安,因而没有正面思考问题,便直接跳到采取行动的阶段——说些或者做些我们认为对对方有益的事。

  从容不迫地停顿与思考,可让我们停止下判断、停止反应,并产生好奇心。停顿就像开车时,变换排档时,所需使用的离合器:先减速到某种程度,扣上齿轮之后,才能进行有效加速。安慰的艺术,在于“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要避免在一时冲动下,说出不该说的话。

  是朋友不是救世主

  帮别人度过难关,不等于将他们从痛苦处境中“拯救”出来。你不是他的英雄,他也不是你的奴隶。人们有权利和责任,去承受他们行为的后果及其所带来的困境。我们认同他们的痛苦,让他们去感觉痛苦,并且不试着快速驱散痛苦。我们试着提供让他们越过“恐惧之河”的桥梁。当别人身陷苦痛时,支援他们最基本的法则是:允许对方哭泣。哭泣是人体尝试将情绪毒素排出体的一种方式,而哭泣是疗伤的过程。所以,别急着拿面纸给对方,只要让他知道你支持他的心意就好。

  给予安慰提供实际帮助

  给予安慰不是告诉别人:“你应该觉得……”或是“你不应该觉得……”。人们有权利保有其真正的感受。安慰是指:不要对他们下判断,不要想他们正在受苦,需要接受帮忙;安慰是指:给予他们空间去恢那种做自己、认同自己的感觉。我们不需要透过“同意或反对”他们的选择处理困境的方法,来表达关心。

  不需要帮别人找到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即便是亲人也一样。我们可以尽力提供可用资源——别的朋友、专家、朋友的朋友,一切有效方式,来帮助他们找到答案,可以帮人打电话,找到专家,也可以找些书籍,或者干脆提供一个躲避的空间,让他们平静,自己去寻找答案。

  感同身受但不等于他人

  面对别人的苦痛,我们时常会想起自己的一些类似的经历,应该找到合适的时机表达——让他觉得这个痛苦,并不只“青睐”他,曾经也让你痛苦。也许说出你的那段往事,会给他一些解决的提示。对他们的遭遇感同身受,我们不仅分担对方的痛苦,也需要忍受自身的煎熬。不论面临的处境如何,善意的现阿你也可以采取写字条,发短信来表达,有时候,书写的感觉,可以让人更重视。“疗效对话”尚有许多不同的形式,让对方温暖不失面子的做法最可取。

  长期守候充当“共鸣箱”

  改变会带来许多混乱,没有人可以快速地改变、整顿混乱。对方在巨变时期,需要有人和他讨论“该怎么办?选择了这个,会有什么有的结果?”。做为朋友,我们试着更多地关心对方,增加见面、吃饭的机会,充当对方的“共鸣箱”,且能不厌其烦地供其反复使用。

  勇敢地挺身而出

  不论身处任何状况,对自己不知该说什么而感到困窘,这是正常的。让我们想帮助的人知道我们的感觉,也是一种好的方法。甚至可以老实地说:“我不知道你的感觉,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但是我真的很关心你。”即使自己对这样的表达觉得可笑,还是可以让对方觉得温暖,而且让对方更快地调整好和别人沟通的状态。

  你也可以采取写字条,发短信来表达,有时候,书写的感觉,可以让人更重视。“疗效对话”尚有许多不同的形式,让对方温暖不失面子的做法最可取。

  本文观点由《刘松燕心灵家园》QQ群群成员分享。指导专家:刘松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中国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家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培训讲师,心理咨询督导师。

(责任编辑:周菌)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