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学百科 > 应用心理学 > 经济心理学 >正文

经济心理学

2011-09-29    39健康网    刘莹

  经济心理学雏发于本世纪50年代初期,因一批“具有良好心理学素养的经济学家”和“具有良好经济学头脑的心理学家”共同倡导而形成。经济心理学理论的核心人物为美国密西根大学具有经济学教授和心理学教授双重学术角色的乔治·卡托纳(1901一1981),他的《经济行为的心理分析》(1951)一书被视为 “一部富有开拓价值的重要著作”,“经济心理学的开山经典”。

  研究对象

  储蓄作为贷币收入的一种运作方式,其吸引力所在:第一位是安全可靠,无风险。第二位是保密性强。第三位是便于积攒,可以满足自己或家庭对高额商品的需要;并且可以随时帮助自己或家庭解除燃眉之急。第四位是操作简单;无需特殊学习或经验积累;第五位是获取利息,重在求保险、求安全求需要、求增殖。这反映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谋划自已经济收入的时候,固然要选择最有利的货币分流方式求取收入的量大增殖,但大多数人作为收入渠道极其有限、收入数量基本稳定的职业取酬者;货币分流的重心在于满足生存需要,并确保这种需要能够得到较好地满足,生存需要的满足,不仅表现在需求的类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无所不包,而且表现在需求的“社会性”指向上,既有个人的,亦有家庭的,既有对当下的“近虑”,亦有为未来的“远忧”;既有对常规开支的计划,亦有对非常规事件的考虑,覆盖人生存的全部社会空间和社会时间,伴随着人生的全过程。因而,人们在考虑手中货币分流方式的同时,必须考虑每种方式的风险程度;追求最大的保险系数,努力避免因资产损失可能带来的生存危机,这就自然使得由国家银行承办的储蓄成为人们最有充分理由选择的合理的经济行为。很显然,是否放弃储蓄绝非单纯的经济现象,在人们储蓄行为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个动机性心理场:

经济心理学

  1、对降息信息的个性化分析;

  2、对自我先前储蓄行为价值的心理评估;

  3、对改变先前储蓄行为转向消费、或投资市场的风险的主观须测,

  4、对储蓄与消费或投资这两种行为之间的付出与收益的多维比较,它内在支配着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制约着人们对降息刺激的行为反映。推而广之就产生了一个结论:经济行为不仅要用经济学的变量(收入、支出等)加以说明.还要把心理学的变量(态度、推测等)、社会学的变量(群体、地位、作用等)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责任编辑:刘莹)

我来评论

已有0人参与 点击查看
注册
欢迎你,jessfgs [个人中心] [咨询医生] 退出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