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胆怯
相关标签:建立自信胆怯胆小孩子心理
  • 郁病 心脾两虚 2007-9-4中医

    症状: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画中画广告#)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方药:归脾汤。本方用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当归、龙眼肉等益气健脾生血;酸枣仁、远志、茯苓养心安神;木香理气,使整个处方补而不滞。心胸郁闷,情志不舒者,加郁金、佛手片理气开郁;头痛加川芎、白芷活血祛风而止痛。

    查看全文>> 标签:郁痛气血津液病证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阳痿 恐惧伤肾 2007-9-4中医

    症状: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胆怯多疑,心悸易惊,夜寐不安,易醒,苔薄白,脉弦细。(#画中画广告#)治法:益肾宁神。方药:大补元煎.方中熟地、山茱萸、杜仲、枸杞子益肾,人参、当归、山药、炙甘草补益气血。可加枣仁、远志养心安神;因恐则气下,还可加升麻、柴胡以升阳。

    查看全文>> 标签:肾膀胱病证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阳痿中医症状诊断
  • 失眠 心胆气虚 2007-8-31中医

    症状:心烦不寐,多梦易醒,胆怯心悸,触事易惊,伴有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画中画广告#)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方药: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前方重于镇惊安神,后方偏于养血清热除烦,合用则益心胆之气;清心胆之虚热而定惊;安神宁心。方中人参益心胆之气;茯苓、茯神、远志化痰宁心;龙齿、石菖蒲镇惊开窍宁;神;酸枣仁养肝、安神、宁心;知母泻热除烦;川芎调血安神。若心悸甚,惊惕不安者,加生...

    查看全文>> 标签:心脑病证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失眠中医
  • 失眠 病因病机 2007-8-31中医

    1.情志所伤或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或由五志过极,心火内炽,心神扰动而不寐。或由思虑太过,损伤心脾,心血暗耗,神不守舍,脾虚生化乏源,营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即《类证治裁·不寐》曰:“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画中画广告#)2.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宿食停滞,壅遏于中,胃气失和,阳气浮越于外而卧寐不安,如《张氏医通·不得卧》云:“脉...

    查看全文>> 标签:心脑病证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失眠中医
  • 失眠 2007-8-31中医

    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画中画广告#)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

    查看全文>> 标签:心脑病证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失眠中医
  • 心悸 结语 2007-8-28中医

    心悸由体虚久病,饮食劳倦,情志所伤,感受外邪,药物中毒等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以心的气血阴阳不足,心神失养,或气滞、痰浊、血瘀、水饮扰动心神而发病。病位在心,与脾、肾、肝、肺有关。可由心之本脏自病引起,也可是他脏病及于心而成。多为虚实夹杂之证。虚证主要是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实证主要有气滞、血瘀、痰浊、水饮扰动心神,心神不宁。虚者治以补气血,调阴阳,并以养心安神之品,使心神得养则安;实者...

    查看全文>> 标签:心脑病证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心悸中医
  • 心悸 分证论治 心虚胆怯 2007-8-28中医

    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画中画广告#)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药:安神定志丸。方中龙齿、朱砂镇惊宁神;茯苓、茯神、石菖蒲、远志安神定志;人参益气养心。可加琥珀、磁石重镇安神。

    查看全文>> 标签:心脑病证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心悸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2007-8-28中医

    1.辩惊悸与怔忡大凡惊悸发病,多与情绪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病情较重,每属实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不发时亦可见脏腑虚损症状。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画中画广告#)2.辨虚实心悸证候...

    查看全文>> 标签:心脑病证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心悸 病因病机 2007-8-27中医

    1.体虚久病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气血阴阳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画中画广告#)2.饮食劳倦嗜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燸,蕴热化火生痰,或伤脾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劳倦太过伤脾,或久坐卧伤气,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而发为心悸。3,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或情怀不适,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七情扰动,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4...

    查看全文>> 标签:心脑病证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不被注意的声音污染很伤听力 逾一成青少年耳疲劳 2007-8-26耳鼻咽喉疾病

    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建立的汾阳青少年视听保健活动中心基地上,有关专家指出,在眼耳鼻喉科医院专治听觉衰弱的青少年正在呈上升趋势,广大青少年应注意听觉卫生。(#画中画广告#) 专项调查显示,3800名被调查的学龄青少年中,13%的青少年耳朵处于疲劳状态,患有听觉衰弱症。但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听力下降离青少年太遥远,只有在发现听力严重下降时,才去看医生,而此时已可能是永久性的听力损伤,很难恢复了。...

    查看全文>> 标签:损伤听力声音污染外伤常识耳鼻喉外伤耳鼻喉外伤常识耳鼻喉科预防保健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