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地震灾区该如何展开心理救援

2008-05-15 10:23: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重大灾难发生后,灾区人民的生命、社会关系和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可能会在较大范围的人群中形成心理恐慌,部分受灾群众出现急性心理应激反应,包括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情绪失控和行为问题,如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处理,有可能进一步形成慢性心理应激障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即PTSD),不仅影响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而且将阻碍救灾、减灾、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亲历现场悲惨的场面、过度劳累和后勤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会影响现场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因此,世界各国均非常重视灾区的心理救援工作,近年来,我国心理卫生界在这一重要领域也积累了许多实际经验。本文就如何组织和实施灾区心理救援提出一些初步建议。

  一、灾区心理救援的组织

  首先,灾区现场指挥中心必须充分认识现场心理救援的重要意义,把心理救援列入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整体规划中。在所有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都应把心理救援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合理的设计、必要的演练和准备。

  第二,组织心理救援工作队,及时奔赴现场。心理救援专业人员及时、有效的现场工作,不仅能够帮助受灾群众度过心理难关,缓解心理危机,而且能够和其他现场救援人员一起,降低受灾群众心理恐慌的程度,减少谣言的传播,为现场救灾人员提供心理帮助,从而保障整体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体现政府和社会对灾区群众的人文关怀。

  第三,充分发挥各类现场救援人员的作用。在灾区,任何直接接触受灾群众的人员,包括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各级政府救灾人员,医务人员,社区领导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的行动、语言都会对受灾群众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术,所有现场救助人员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救援。因此,在救援人员进入现场之前,甚至在救援的途中,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心理救援培训。

  二、现场心理救援

  现场心理救援工作是在紧急状况下进行的,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尽快稳定受灾群众的心理,减少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及其对救灾工作的影响,为灾后心理健康的尽快恢复打下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降低受灾群众的恐惧心理。由于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和缺少必要的信息支持,受灾群众通常会恐惧心理。个体的心理恐惧会导致情绪失控和非理智行为的产生,灾区谣言的传播则会推动群体心理恐惧的发展。因此,除了积极的救援外,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如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布告等),迅速发布有关灾情的权威信息,以阻止相关谣言的传播,降低受灾群众心理恐慌的程度,稳定受灾群众的心理。

  2、消除受灾群众的孤独感。大规模的灾难(如地震),导致很多受灾群众孤单地滞留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境况下,他们与亲人失去了联系,与外界失去了接触,其社会支持系统遭到彻底的破坏。救援人员要利用与受灾群众直接接触的机会,向他们传达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使他们感到自己不是唯一的受灾者,鼓励他们和所有受灾者一起克服和战胜困难。

  3、给受灾群众以希望。心理学家认为,希望是人类所有情绪中最重要的一个。在灾区,人们常常会感到希望非常渺茫,因而产生严重的无助感和绝望情绪。对于这种情况,引导受灾群众看到希望,能够坚定他们战胜威胁的信念,形成乐观的态度和发展对自己命运的控制感,以积极的心态等待进一步的救援。

  4、 鼓励受灾群体相互支持。“同是天涯沦落人”,受灾群众在语言、文化习俗和受灾程度上的共同性,使他们不仅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而且可以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感,从而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支持,增强共度难关的信心。救援人员特别是社区服务人员和志愿者,将熟识、受灾程度相似的受灾群众组织在一起,对他们给予适当的个别和集体指导,是现场心理救援的有效措施之一。

  5、建立现场心理救援所。对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情绪和行为失控的受灾群众,应创造条件,将他们转移到现场心理救援所或类似的机构,给予相应的专业处理,进行集体和个别心理危机干预,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药物,使他们度过心理难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出现严重急性心理应激的受灾群众转移到后方,接受强化干预和治疗。

  三、灾后心理康复

  群体性的公共危机事件对受灾群众的心理打击不仅是广泛的,而且是深远的。躯体健康状况的永久性损害,失去亲人和社会关系,基本生活条件的破坏,艰难的灾后重建,都将对受灾群众造成持久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对儿童、青少年、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社会弱势人群尤其如此。灾后心理康复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预防和治疗受灾群众的心理障碍,而且在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受灾群众的心理成长。建议的基本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在灾后尽快建立或重建灾区的精神卫生服务系统,为受灾群众提供包括心理危机干预在内的基本精神卫生服务,对经济上存在困难的严重心理障碍患者,要建立适当的社会救助机制。

  第二,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灾区的各级学校,包括大中小学,要尽快制定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体系,为受灾学生提供服务;在社区层面上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对居民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及时发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并转诊到专业机构接受治疗。

  第三,针对受灾群众的常见心理问题,如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的识别和处理,组织对基层医务人员(不仅仅是精神卫生服务人员)的强化培训,使这类疾病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责任编辑:甘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