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现代人为何普遍都有出游欲望?

2008-05-27 07:3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五一出去旅游了么?”黄金周结束后第一天上班,肯定会有很多同事用这样的方式和七日未见的你打声招呼。如果只是在家度过了平淡的假期,自己心中不免悻悻然。如今,旅游真的是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了实实在在的一席之地。从前西方中产阶级在紧张工作之后游历世界的生活方式,已经为许多中国人所熟悉。

  那些节俭一生的老人为什么会舍得动用自己的积蓄,到人地两生的世界潇洒走一回?每日深陷工作的中年人,为什么会花费大块的时间出游,却不在家享受难得的轻松呢?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为什么偏偏要来

  中国乡下或偏远地区去看一些古迹,或是真山真水呢?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景。电视里面的旅游节目铺天盖地,透过精致的画面你甚至可以比身临其境看得更清楚。

  然而,人们还是一定要亲自踏上那片土地。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是为了了却一桩心事,尽了责任,兑现了承诺,还有些人或是启动了或是完成了一次社会交换的过程,类似送礼与还礼。旅游有许多显而易见的功能,不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我们还能够得到一些新的解释。

  人在旅途,新的感官刺激充斥在大脑中,工作生活焦虑被暂时抑制和区隔开

  从人类进化史来看,移动对于提高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移动的感受可以来自三种情况,一种是我们不动,而外界在动。地球每天带着我们“坐地日行八万里”。另一种是我们动,而外界相对不动。还有一种是我们和外界同时发生移动,如果速度相同,就不易感受到这种移动。

  认知心理学发现,人的注意力最容易被移动的景物所唤醒。我们在城市中生活尽管不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可是那些在职业化的现代社会里形成的动感,由于大都来自比较固定的生活方式和相对固定的空间范围,所以被淡化了。久居城市生活会让人感到熟视无睹、平淡无味。

  旅游作为一种方式的移动,与被迫出行、疲于奔命不同。它是一种主动的移动,且旅且游,它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于偏于一隅的全新感受。景随步移,人因境迁,令人心旷神怡。这种舒适感受还来源于这种主动的移动将面临未知的环境,这种未知的环境经过各种信息媒体,已经在人脑海中形成了适度的焦虑,想象力勾画出了美好预期。走上旅途,身临其境,所有感官就会全面启动,新的感官刺激充斥在大脑中,以往的工作生活焦虑被暂时抑制和区隔开了,因此人们就会感到分外愉快。

  其实,打破熟悉的认知环境,一般会给人带来不安全感,但现代的旅游服务打消了人们的顾虑,保持了移动带来的新鲜刺激。

  异地风情是一面自我了解的镜子,也有利于建立兼容并包的世界观

  新异的刺激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收获。身临其境会促使人们下意识地加工这些新的信息,与自己的原有信息进行对比,满足自己的自我价值定位。通过与异地他乡人的比较,我们会更加了解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处境,自己的价值。如果与他人相同,我们会得到认同感,如果与他人不同,我们会得到独特感。通过比较,我们还会对自我的状况进行反省,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

  旅游让我们更感性地体会到不同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合理性。并且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异国风情。在当地体验一下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语言、习俗、气候、地理。当我们用身体接近当时当地,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多元和宽容的价值观念。你不大容易变成他,他也不大容易变成你,但是你与他可以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这样就避免了井底之蛙的偏狭和固执,人心就会自然开朗起来。

  旅游满足人们追求自我延伸与超越的需要。

  追求自我的伸展与超越是人的本能。旅游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这种需要。当我们从自己的家乡驱车千里百里,或远渡重洋,来到异地他乡,或登高山或潜水底,眼界超出以往的范围,我们占有的空间就大大扩展了。走的地方越多,空间的扩大,人的心胸也在扩大,一直达到天涯海角。

  当我们走进更加发达的欧美国家,就好像走进了明天的世界;而当我们走到古代文明灿烂的国家,注视那些饱经沧桑的历史遗迹,又好像回到了昨天的世界。旅游让我们在用无声的语言与过去和未来交谈,用心去抚摸那些不能用手抚摸的时间。

  这样,一个人现实所占有的时间与空间就通过旅游大大拓展了。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外国人希望到北京看四合院,而不愿意看摩天大楼;城市人到九寨沟希望看到藏式小楼,而不愿意住外墙贴满瓷砖的宾馆。

  为了记录这种拓展,为了表示自己被拓展的幸运,游人总是喜欢买一些旅游纪念品,或一到某一景点的第一件事情就要拍照留念。有些人还担心自己的到来被人忘记或被淹没在千百万游客的足迹之中,于是留下一些印记,如记号、姓名,或者直接说“XX到此一游”。大多数人则拍一些照片,当成这一拓展的记录。这种愿望有时候会发展到极端,替代了旅游作为体验的目的。旅游成为给别人看的一幕戏剧,自己倒成了剧中的演员。游客“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景点拍照,一问什么也不知道”,旅行社也以景点多的营销策略来设计旅游线路,使很多游客变成了疲于奔命的匆匆过客。

  旅游毕竟只是一种游历,不是人们常态的生活方式。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尽管我们很愿意外出旅游,但是却不愿永远做一个游子。那种古代的游吟诗人或游僧,并不是现代人羡慕的生活方式。现代旅游会让人们更加爱家,也爱家园,也会让人们心更“野”一点,脚也更“野”一点。

  动与静、同与异、伸展与缩小,旅游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身处变与不变的机会。所以,旅游还会升温。

(实习编辑:贺凤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