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心理 > 原创 > 梁慧玲 > 正文

求职遭受挫折不断,如何防止毕业生“怨声四起”

2009-07-09 14:27: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受金融风暴影响,今年我国的就业环境可谓雪上加霜,尽管绝大多数的应届毕业生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了心理准备,可当他们一再遭受打击,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时,巨大的压力让这些社会新鲜人沉重不堪。

  受金融风暴影响,今年我国的就业环境可谓雪上加霜,尽管绝大多数的应届毕业生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了心理准备,可当他们一再遭受打击,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时,巨大的压力让这些社会新鲜人沉重不堪。

  据39健康网近期一份《2009年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显示,受到沉重就业压力,28.5%的毕业生认为差不多人人都在抱怨;44.9%的人认为很多人都抱怨;另外还有17.5%的人认为有一部分人抱怨;认为只是很少人在抱怨或者没有人抱怨只占了调查人数的7.6%和1.5%。

  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理事、广州白云心理医院主任张延赤认为:尽管毕业生们有心理准备,但在遭遇比以往更多的求职挫折后,内心必然会有应激情绪的产生,一旦这一情绪得不到积极的引导,很容易使学生们以“抱怨”等消极方式释放。而当宿舍、班级里有同学开始抱怨时,这样的情绪很快很容易感染到周围的人,这是“宿舍效应”、“班级效应”的一种表现,即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的从众心理。

  这种“满是抱怨”的环境,大部分毕业生“随大流”的行为,容易导致个人意志被消磨,沉溺于“抱怨”不能自拔,从而缺乏向上的动力。这样的从众心理的产生,反映了部分毕业生们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以至于让消极抱怨这一行为得以蔓延。这也是学生们在遭遇挫折,内心产生冲突时候的认知问题。

  对于这一群体性心理有效的防治,学校老师可以进行团体治疗,采取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就业技能指导、就业心理辅导等方法,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在更清晰认识就业形势的前提下,明白该如何积极面对可能遭遇的挫折,并通过这些经历做出更准确的自我认知,通过不断的学习弥补自身不足,让自己能够在求职的过程中得到快速的提高。而这些心理指导课程进行得越早越好,在学生们求职之前就应开展,并且应该分阶段的,贯穿学生们的求职全过程。

  更深层次的是学生们的自我意识、独立人格的培养,反映在就业方面,则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定。很多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学生们刚进入大学校门时就已经开设,然而此课程的实际效果仍远不理想,如何使得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之初,就开始对未来有切实的规划,并能脚踏实地依此计划一步一步的前行,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更实际的一个问题是,当你发现身边同学开始以“抱怨”这一消极方式发泄情绪的时候,你该如何积极助人?张延赤建议:如果发现周围有同学因为求职受挫而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精神异常等状况,作为朋友,首先该做的是更多的关心他,陪伴他、与他交流,毕竟在过去的相处中你已经取得了他一定程度的信任,因而他更容易将内心的烦闷向你倾诉。而在倾听的过程中,不应再过多与他谈及就业形势严峻等敏感话题,以免其再受刺激,而应积极与他探寻解决的办法,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帮助他重建信心。另外还可以邀请这部分同学一起参加打篮球、踢足球等群体性运动,促使他与更多的人接触交流。

  但当发现这些同学情绪异常已经达到一定的状态时,应及时帮助他寻求学校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甚至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使他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

  此外,以下的一些排压方式也广受心理咨询师推崇,当同学们在求职中收到不良情绪影响时,亦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情绪宣泄。

  宣泄法:

  学会把自己的感情出口放宽,莫使心胸像个瓶颈,对待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挫折或不如意,可以面对高山、大海、空阔的田野,大声诉说,宣泄心中的抑郁。也可以采取把怒气转移到某种物品上,以对其摔打、发泄的方式解决。

  运动法:

  经常做些健身操或打球、跳舞来活动筋骨、舒展身心,特别提倡毕业生们可以多去游泳、戏水,远离燥热环境,在水中静思。白天进行适当的锻炼或体力劳动,睡前不喝茶、酒、咖啡,不看刺激性的小说电影,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再搓搓脚底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交往法: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豁达、宽容。平日应刻意鼓励自己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胡思乱想。多与人交往,多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保持心情平和,忌生气、愤怒,这样的心胸才能容山纳川,处乱不惊。

  淡泊法:

  当人的欲望成算术级数增长时,其内心的烦恼痛苦则成几何级数增长。可见过度的欲望与贪求无益于心理的健康。因此要用心去品味人生中平凡的充实,在功名、财富的追求中多存几分淡泊,使心灵积极而清澄。在求职过程中,不应一味要求得到理想待遇,而应注重学习更多新知,注重是否能得到有益经验的积累,能否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产生帮助。

  关怀法:

  首先应找出心理问题的症结,向亲人朋友老师倾吐内心苦闷,放下包袱、消除紧张心理,学会减压。此外亲友也可以帮你找到解决办法,或对你加以劝慰。在浓浓亲情、友情、师生情之中能够化解心灵的锁链。

  转移法:

  遭遇情绪不畅之时,可尝试暂时将不快搁置一边,去做你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如旅游、下棋等,寄情于山水之间,自得其乐,排解不快之情绪。

专家介绍:张延赤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主任、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理事。曾任吉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春市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长春市医学会精神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精神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7年,对临床精神疾病、各类神经症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抑郁症、强迫症、失眠症及性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梁慧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