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告诉你,你千万别告诉别人哦!”两位女性朋友聊完熟人的八卦后,其中一位嘱咐说。但你放心,听的那位一定会在犹豫片刻后,转身说给另一位闺密听,而且最终也同样补上这句。
一项调查表明,普通女性保守秘密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天。 “女人爱八卦,其实是与女人爱唠叨、爱小众聚集等特点一脉相承的,而且这点从女人还是‘萝莉’ (小女孩)时代就已开始了,读小学低年级的小姐妹就可能已开始‘八卦’的人生。”心理专家指出,通常而言,只要八卦得适当、不过火,的确对女人心理健康有好处。
男性因顾全“高大全”形象,往往不屑于公开与女性热烈“开八”,但他们与同性相处或独处时,却也往往相当八卦。“总而言之,无论男女,都有通过八卦来获得愉悦的本能,恰如其分就没什么可指责。”
女性欠安全感 需八卦“傍身”
“八卦的本质就是一种分享与打探。”胡慎之告诉记者,大家普遍认为女人更爱八卦,其实和女性更容易唠叨一样,都是因其身份和地位所决定。“相对而言,女性的角色偏‘弱’,也较易没有安全感,所以她们爱说话、爱打听。而八卦说白了是对他人的人际关系以及这个世界的真相的一种了解,知道的八卦越多,内心势必越爽,而这种爽的优越感其实来自于对隐秘信息的掌握。”他说。
胡慎之表示,女性探索到的未知秘密越多,安全体验也越多,会产生出“哦,原来是这样的,难怪……”的释然感觉,人也在瞬间变得轻松,甚至有了茅塞顿开之感或找到心理平衡,而这种不错的心理感受会刺激她们永不休止地八卦下去。
“此外,不得不说,女人跟女人之间,天然还是有嫉妒和攀比成分在的;这就好像男人与男人,无论父子还是朋友,注定存在想超越对方的想法。”他说,这也构成了八卦存在的现实意义:女人需要知道其他女性——不管是远在天边的女明星还是近在身边的熟人——真实的生存状态如何。
没有八卦 不成闺密
“所谓闺中密友,其实就是在闺房中分享彼此小秘密的女朋友。所以说八卦成就女性间的友谊,这点和男性有很大不同。”胡慎之说,女孩从小就喜欢和妈妈“咬耳朵”,这其实是日后“闺密”关系的源头模式,女性有更多倾诉和聆听的情感需要;而大多数男孩小时候属于“放养”性质,甚少与父母耳鬓厮磨。“所以男人沟通的方式也比较‘man’,一起喝酒踢球打游戏,比较少神神秘秘地聊八卦。”
此外,胡慎之分析说,八卦也是女性人际交往的无敌润滑油。 “当你要和一个陌生女性建立关系,话题却无从找起,那就聊最近最新的娱乐八卦吧,两个女人立马能产生诸多共鸣和语言火花碰撞,关系迅速变得热络;如果在饭桌上冷场,很多人也会下意识地开始讲笑话或是聊八卦,因为这是无论领导还是下属,人人愿意参与和享乐的最有效话题。”他表示。
八卦虽好 中伤可恶
“不少人身处道德制高点,认为八卦是很恶俗的行为,其实存在即合理,八卦只不过是人类好奇的一大表现,不用对其捆绑任何道德枷锁。”胡慎之认为,八卦可以娱人娱己,能润滑人际关系、了解外部信息、让自己获得放松,受到大众青睐是必然的。
但值得提醒的是,不少八卦却造成了谣言中伤。“我们所说的良性八卦必须是不带愤怒、负面情绪的,不能由此对他人尤其是身边熟人,造成恶意中伤或人身攻击。比如‘谁跟谁很暧昧,他们关系肯定不正常。’这种话其实已蕴含了一定的羞辱和造谣成分,很多人说完这句话后会自己补上一句‘我也是瞎猜的,你别去乱说啊’,其实这也证明了她内心很焦虑,知道这句话存在不妥。”
胡慎之表示,不是善意随意的八卦,而是终日打探他人隐私、或传播似是而非的“绯闻”,不但可能引起纠纷,而且对自身形象也是很大伤害。“绝大多数的男性和女性,都不喜欢身边有一位超级‘八婆’的存在,因为听她八卦的同时,也会担心自己泄密,人们会很恐慌。”他说。
小陈是一名工作三年的新闻记者,以前从来不爱看任何娱乐新闻,认为那是女人的专利。“成天讨论吃喝穿着,听信娱记说那些没谱的事,太浪费时间了!”然而工作时间渐长的他,突然转性了,每天回到家开始跟着女友一起津津有味地看韩剧、台湾综艺节目,甚至是娱乐新闻!
胡慎之表示,男人绝对不像表面看来那么不热衷八卦,但由于从小被要求要具有“男子汉”特质,他们羞于与女性聊八卦,但可能私下和同伴八卦,或自己独自一人上网浏览八卦消息。
“现代都市人群压力都很大,寻找自己的八卦方式,逗自己开心,这是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只要不伤害他人,心理医生都很支持。”他说。
(责任编辑:龚艳丽 实习编辑:练丽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青少年期情绪行为障碍等各种精神疾病的诊治、早期干预和治疗,以及各种心理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咨询、全病程综合精神康复培训(本人曾参加中德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研究系列培训、中美认知行为行为治疗系列培训班、中英(David教授)精神病认知行为高级培训班以及国际巴林特小组培训)
擅长领域:张璐璐医生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记忆障碍、精神分裂症;青少年情绪管理与行为问题;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全病程精神心理康复。
擅长领域: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焦虑症,学校/社交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多动症,抽动症,学习困难,网络游戏成瘾等,以及儿童青少年常见的行为问题:发脾气,咬手指,退缩行为、依赖性行为、攻击性行为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