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压力太大 哭出来才对身体好

2013-07-30 00:21:31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心理专家认为,当心理压力大时,哭出来才是消除压力、有益身心的做法。

  又到了新人入职的时候,不少职场新人进入和学校截然不同的职场后,面对蜂拥而来的工作和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不知不觉间就会囤积巨大的压力,有时候甚至压力大到哭出来。日本经济新闻撰文指出,日本心理专家认为,当心理压力大时,哭出来才是消除压力、有益身心的做法。

  哭出来以后就能神清气爽

  尽管同是眼泪,防止眼睛干燥的眼泪与眼睛进灰了或切洋葱时受到刺激流出的眼泪却是不同的,而感动或伤心时流的眼泪又与眼睛受到刺激流出的眼泪不同。当人出现情绪性流泪时,会出现一系列身心变化。对此,日本东邦大学名誉教授、脑生理学专家有田秀穗将著名的悲情片“佛兰德斯的狗”与“萤火虫之墓”给20名成人观赏,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了受试者大脑血流量的检测。

  实验发现,在看影片的受试者中,约有九成人在中途哭泣。在他们开始哭泣前的1-2分钟,大脑的前额叶区血流量会缓缓增加,到了哭泣前10-20秒,血流量会急速增加,同时心跳与血压上升,处于兴奋状态。哭泣过后,血流量开始缓缓下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有田教授认为,人之所以会在看片子的时候流泪,这是因为当人看到自己深有同感的画面时,前额叶区活动会变得频繁,进而发出“流泪”的指令,而这是只有大脑发育较为发达的人类才能流出的眼泪。

  根据心理测试显示,哭过以后的人的心理中,紧张、不安、混乱、愤怒等情绪的比例很小,常常有人说“大哭一场过后,整个人都轻松多了”、“哭完以后就神清气爽了”,学者猜测,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情绪性的哭泣过后,与放松状态关联的副交感神经神经会替代与兴奋紧张状态关联的交感神经,对人体的情绪起主要控制作用。这不但能让人发泄压力,在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下,人体状态会接近于晚上快要睡着时的安定状态。尽管目前科学尚未对此作出明确的解释,一部分大脑的作用原理仍需要探索,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体会通过“哭泣”的行为,自发性地切换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达到发泄情绪、减小压力的目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无论压力多大多想哭,眼泪都流不出来,这种状况反而会导致人越发地感到苦闷难耐。有时候工作压力过大、疲惫不堪却又哭不出来,很容易陷入抑郁症危险中。当发现自己有那样的倾向时,不妨找一些契机让自己流泪。有田教授认为,“看一些能有同感的电影,或听一些与内心有共鸣的音乐,效果都会很不错。”

  有感情就要表达出来,警惕“感情表达障碍”

  哭泣是一种感情的表达方式,但除了哭泣之外,嬉笑怒骂都是表达感情的方式,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整天对着电脑或电话,很少与人沟通,脸上的表情也几乎一成不变,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中,这样的人非常容易因沟通和感情表达的减少而患上“感情表达障碍”。这是因为一旦大脑皮层处理的信息量大量增加,大脑皮层与控制本能与感情区域之间的部分功能平衡就会被破坏。

  想要从感情表达障碍中恢复过来,最重要的就是让人有快乐的体验,有与人交流的喜悦,而与两三个人相互倾听、表达内心的感情无疑是重要且有效的方式。有时候,压力会在你不知道的时候逐渐将心理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想要预防感情表达障碍症,你需要做的仅仅是在每天睡之前,想想今天我哭了吗?我笑了吗?这样回顾自己的一天,就能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良好的把握,一旦发现心理状态失衡,才能及早调整和恢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推荐专家更多
  • 马明辉副主任医师杭州天目山医院精神科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啤得、强迫症、恐惧症、晚狂症、癌症、植物神经素乱。神经袁弱等多科精神疾病,对精神疾病药理学研究标深。

  • 胡建平副主任医师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擅长领域: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焦虑症、偏头痛、睡眠障碍、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老年痴呆等的诊断、临床诊疗和康复

  • 汪玲华主任医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领域: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焦虑症,学校/社交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多动症,抽动症,学习困难,网络游戏成瘾等,以及儿童青少年常见的行为问题:发脾气,咬手指,退缩行为、依赖性行为、攻击性行为等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