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女人的心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充满了为什么。就说以下3个为什么吧,你想知道隐藏在问号后面的答案吗?
1.为什么爱吃醋?
女人“善妒”,尤其是在爱情、婚姻方面,几乎个个都是醋罐子,《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可谓登峰造极,被称为醋坛子甚至醋缸。时至今日,看看你周围的女人,仍旧不乏“凤姐”的“后来人”——真是“江山代有‘妒人’出”哦。
心理解析:女人“善妒”,代代如此,其中的奥秘已被加拿大研究人员所揭示。研究人员发现,女人“善妒”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确有科学依据,主要与生理期有关。在每个月的受精高峰期,女人的妒意可达到顶峰,如刻意贬低其他女人的吸引力,以争取自己喜欢的男人就是一个例证。
传统观念一直将女性当做“温柔”、“心肠好”的化身,其实女性相当具有“竞争性”。研究人员认为与求偶有关,因为女人求偶是为了传宗接代,而男人保护后代及提供生活资源的能力各不相同,女性必须竞争求取能力更强的男人。因此,当一个女人与其他女人竞争某个男人时,她很可能使用“贬损”对手的做法,如丑化对手“不忠实”、“性关系错乱”、“没有生育能力”等,妒意暴露无遗。难怪《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寻求医妒的药方时,连胡神医也无可奈何。
2.为什么笑口常开?
你信步于大街之上,不经意间碰撞到一位美貌女子,只要无关大碍,你的“对不起”三字尚未出口,对方已是微启笑唇飘然而去;至于你在公开场合认识陌生女性的时候,她也会先对你莞尔一笑,再进行其他诸如握手或寒暄等礼节。
心理解析:女性总是抢先发出笑意,很容易使你像唐伯虎那样“想入非非”:莫不是她对我“一见钟情”?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心理学家发现,女性大脑中负责幽默的反应区域比男性更容易被激活,对生动有趣的情节与画面能做出快速、强烈的反应。换言之,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天生爱笑,几乎个个都是“笑星”。另外,女性也比男性笑得也更快,当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总是抢先发出微笑。英国科学家的实验表明,女性在
与男性的第一次接触过程中,她们出现笑的速度比男性快0.6秒,持续时间多5秒。
女性遇见男人时抢先释放笑意,尽管她们觉得对方非常丑或者令人讨厌,还有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出于本能的求生策略,或者说是为了自我保护,她们利用笑这种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工具,来与陌生男人沟通并设防。想想吧,女性无论体力或权力的占有程度都远远逊于男性,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唯一能在潜在危险状态下对自己实施保护的措施,就是使对方不产生敌对的念头与行为,笑也就成了女性在不明对方意图和不了解对方时讨好对方,借以营造安全环境的手段。这一点也足以解释无论什么地方的女性,只要不是在特殊的明显的敌对状态中,她们与陌生异性的相处原则都是相同的,其行为模式几乎一模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女性的首发笑意与她对你的印象乃至感情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有意思”了。
3.为什么喜欢手挽手?
商场里,大街上,公园中,总能看到三两个女孩手挽手地逛着、笑着。即使她们有一天嫁为人妇,手挽手的习惯也会一如既往地保持下去。
心理解析:女性的生理结构与社会定位,使得她们的角色更倾向于柔顺、细腻,具有依赖性,从小就认为总会有个“天神”保护自己。小时候牵着父亲的手,长大了挽着朋友和爱人的手,其实就是依赖感和安全感的体现。
另外,从“心理空间距离”角度看,每个人心中都有“警觉性”,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先以自我为中心,考虑自己是否安全、别人是否对自己构成危害、周围环境的利弊等,这样不断扩大考虑范围,形成一个蛋形的心理防御空间。当交往的圈子越大,这个空间也就越大,警惕性便会越强。相对而言,男性的交际圈子比女人大得多,他们的心理空间距离更大,由此决定了男性的肢体语言顶多是点点头、握握手和拍拍肩。而女性的交往圈子相对较小,加上她们对情感关怀的强烈渴求,于是更愿意肢体接触。
不过,女人爱挽手并非坏事,而且还有融洽气氛、增进友谊的作用。心理学家曾做过试验:将同等数量的男人和女人分别送入两个房间,一段时间后,男性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乱发脾气,甚至出现了冲动性的侵犯行为;女性则不同,房间中不时传来阵阵笑语,有些人还挽着别人的胳膊,显得亲密无间。心理学家由此得出结论,女性更善于用身体接触表达情感,从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实习编辑:张华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卵巢对女性具有特殊的意义,可谓是女性的“青春之源”,可是现代社会女性很多人有卵巢早衰现象,为什么现代女性容易卵巢早衰呢?女性卵巢早衰的原因有哪些?生活中女性哪些行为会导致卵巢早衰?女性卵巢早衰后应该如何护理?这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擅长领域: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进食障碍(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厌食),躯体形式障碍,强迫症,社交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睡眠障碍及人格障碍等疾病的诊治,特别对难治性精神病的治疗有一定心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联络会诊组成员,广东省干部保健中心《岭南保健》杂志科普专家,广东省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专家。
擅长领域: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焦虑症,学校/社交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多动症,抽动症,学习困难,网络游戏成瘾等,以及儿童青少年常见的行为问题:发脾气,咬手指,退缩行为、依赖性行为、攻击性行为等治疗。
擅长领域:抑郁症、失眠、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躯体化障碍、头晕头痛、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神经衰弱、心理障碍、植物神经紊乱、癫痫、酒瘾、网瘾等精神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