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心理活动室关注青春心理健康

2011-01-06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青春期女孩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事情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这是女孩走向心理成熟的表现。然而,在这一时期,她们的心理又充满矛盾和问题,需要给予恰当的处理和引导,以帮助她们健康地度过青春期。专家指出,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会对女孩一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青春期女孩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事情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这是女孩走向心理成熟的表现。然而,在这一时期,她们的心理又充满矛盾和问题,需要给予恰当的处理和引导,以帮助她们健康地度过青春期。专家指出,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会对女孩一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青春期女孩易出现体像障碍

  小岩今年15岁,身体很健康,只是体型微胖。一次,她听到一位同学喊她“胖子”,心里非常难过。此后,为了让自己变瘦,她刻意少吃东西,体重比原来减轻了几斤。但小岩并不满意,为了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她还偷偷自己在网上购买减肥药吃。几个月下来,小岩看上去是比原来瘦了不少,但身体非常虚弱,情绪不稳,老觉得有人在背后说自己长得难看,同学关系也非常紧张

  “体像障碍是青春期女孩常见的心理问题。”河北友爱医院心理科主任李少成指出,青春期的女孩身体第二性征出现,胸部、肩部、臀部皮下脂肪增厚,女性特有的体态和曲线美开始显现。这个年龄段的女孩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和为举止。有的女孩过分在意自己在别人里是否可爱,稍有不如意便产生自卑心理,这在体态的胖瘦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一些女孩明明很瘦,却仍觉得自己胖,想方设法减肥,甚至吃一些劣质减肥药。而这些减肥药中可能含有促甲状腺素等成分,服用后令心跳加快,增加心脏负担,严重的可以猝死

  李少成表示,过度关注自身形象,十分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接纳是体像障碍的主要表现。体像障碍的出现与一些家长和老师过分强调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有些家长面追求学习成绩,对孩子缺乏情绪的自我控制教育和自我行为的管理教育。这些孩子头脑中缺乏正确的美丑概念,只是一味地模仿明星,跟风减肥,追求畸美,最终伤害的是他们的身心健康。“过分在乎自身形象还使这部分女孩变得非常敏感,把过多精力用于外在形象的改善上,学习势必受到影响。学习成绩下降后,家长、老师轻则指责,重则打骂,形成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对抗。时间长了,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导致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李少成说,作为家长,应加强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自我情绪控制和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帮助她们树立科学的美丑观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过度保护是一种温柔的虐待

  晓颖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从小父亲就经常把她和自己同事的孩子比较。为了让她专心学习,父母不让她做任何家务。这使得晓颖自小就形成了这样的信念:“必须考上名牌大学,否则自己的人生就是失败的。”为了能考上名牌大学,晓颖一刻也不敢松懈,精神时常处于紧绷状态中。她终于在高三高度紧张的学习压力下崩溃,出现幻听被害妄想等症状。

  “警察和军人家庭,教师和公务员家庭,医生护士家庭,这些家庭中的孩子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李少成指出,教师和公务员最容易控制孩子,他们对孩子各方面管得非常琐碎,让孩子丧失了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警察和军人由于工作原因,长期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缺乏亲子沟通;医护人员工作忙,容易忽略孩子成长,他们一旦不忙就会对孩子要求更为严格,而其本身的工作性质也会无形中影响孩子,为孩子设定太多清规戒律,孩子更容易出现强迫症或强迫倾向。

  这些家庭的共性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往往很高,包办孩子的一切,对孩子过度保护。而过度保护必然走向控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孩子开始对这种控制产生逆反心理。家长会觉得“原来很乖的孩子怎么不听话了,怎么不学好了。”从而对孩子实施更为强势的控制。殊不知,这种控制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进一步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亲子战争升级。这样做的结果是两个极端:一是孩子对抗权威,挑战权威,把一切不当回事,甚至成为社会不良青年。另一种则是孩子反抗无效而患上焦虑、抑郁甚至精神分裂症。而晓颖的情况就属于第二种。

  挫折教育要从小培养

  小楠的妈妈是一位公务员,从小对她的要求非常严格。小楠本来是一个聪明好学的乖孩子,但升入中学后开始越来越不愿意学习,经常逃学,生气时就离家出走,还常与妈妈吵架,发起气来歇斯底里。

  “小楠的厌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厌学,而是厌烦家长让她学习的方式,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导致了情绪障碍。”李少成解释,情绪障碍是一种现代学生群中新出现的心理疾病,只要很小的诱因,就会引发,甚至出现不可挽回的破坏性局面和损失。情绪障碍以焦虑、恐怖、抑郁、悲痛、愤怒、暴躁、发脾气为主要临床表现。思考能力、决断能力或专注能力减退,常有死亡想法、自杀意念或自杀尝试。女孩子自身的敏感、细腻,使其更容易出现情绪障碍。特别是家长脾气暴躁,与孩子缺少沟通,孩子从小在沟通方面受到的训练又少,更不要说沟通技巧,当表达不清自己的心意时,就会通过行动来表达,如发脾气摔东西,特别是对挫折感难以忍受,发起脾气来不可遏制。

  现在很多女孩在家人眼里就是公主,有任何需要都一定要得到满足,否则就发脾气。预防这种情绪发生主要在于心理素质的培养上。家长要从小增加对孩子的挫折教育。首先要延迟其满足感,比如孩子让家长给买东西时,家长不是毫不犹豫就去买,而是与她讲条件,让孩子有等待或忍耐的经历,使其慢慢形成有付出才有回报的观念。其次对孩子要实行目标化管理,让孩子尝试并体会达到目标的不同方式方法,这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对挫折有一个心理准备。再次要让孩子养成事事亲历亲为的习惯,切实明白任何事物都会有一个过程,这对情绪的控制是非常有益的。

(实习编辑:张华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