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揭秘少女毁容案背后的心理原因

2012-03-01 00:42:00新浪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少女毁容案震惊了每个人的神经,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这个严肃的问题值得全社会好好反思,特别是家庭教育到底怎么啦?下面我们回放事件始末,深度反思父母应符合开展家庭教育。

  让孩子远离“以自我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方法

  1.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要改变孩子的自我中心行为,首先要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只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对孩子不 合理的要求要坚决拒绝,以消除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父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使孩子懂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需要分担共享,并使其懂得应该经常关心他人。同时 教育孩子懂得共享为乐、独享为耻的道理,帮助孩子建立群体思想,这样可以使孩子的自我中心行为逐渐减少。

  2.孩子为他人做些事情

  如果孩子从小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家长给予太多的关注,那么这个孩子在成年以后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人了,会对别人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他 只考虑自己的存在,而不考虑他人的存在,只注意对自己有利的事,其他则漠不关心。他很可能认为他人的行为也应以自己为中心。所以父母、老师首先要教会孩子 时常为别人做些事情,比如把有趣的游戏介绍给别人,把好玩儿的玩具让别人玩玩等。当父母遇到孩子独占、抢夺别人东西的时候,应认真分析原因,寻找教育对 策,及时给予说服和指导。

  3.不要过分地关注

  独生子女家庭容易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会慢慢地强化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使孩子日后在生活中缺乏独立性,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4.学会冷处理

  孩子在得不到满足而大哭大闹时,家长可以“冷处理”,坚持不去迎合、不妥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会自己停止哭闹,此时家长可用其他形式安慰一下。这样经过多次矫正之后,孩子就会明白采取哭闹的方式达不到目的,慢慢会减轻自我中心的表现。

  5.适当给予“挫折教育”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饥饿、劳累、困难和批评。家长应适当地给孩子制造这样一个“四面楚歌”的环境,让孩子去经历挫折,有利于弱化孩子自我中心的荣耀感。但这种办法要点到为止,不要给孩子造成身心伤害。

  6.不要大惊小怪

  当孩子受伤或生病的时候,家长一方面应采取科学的就医态度,另一方面不要反应过度。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大惊小怪、过度担心。否则,孩子会从大人的反应中得到暗示,误认为自己的病特别严重,时间久了,会在心理上、行为上养成高度自我中心的习惯。

  7.避免给孩子归类

  2岁左右的孩子适应他人需求的能力很弱,这时就需要家长适时帮助。首先,家长应先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避免将孩子归类为“慷慨的”或“小气 的”。其次,还要主动制造机会,并给予一些简单的指导,鼓励其社交行为的发展。比如提供足够的积木、黏土、色纸、颜料,在家长指导下,让孩子做各种建筑和 美化环境的游戏,避免因争夺玩具而引发争执,并借机让孩子练习社交技巧。

  8.教孩子学会分享

  2~3岁的孩子无法体会他人的感受,又欠缺沟通的技巧,如果没有大人的监督,他们的游戏很快就会落入一团混乱的纷争。因此,不要期望一群孩子可 以自己玩得很好,此时,大人适时地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发展社会能力。比如,大人可以跟孩子解释:“玩具是属于大家的,如果你想先玩滑梯,就让别的小朋友先 玩娃娃。”并教他们问其他正在玩滑梯的小朋友:“我可不可以和你们一起玩?”若孩子们坚持不愿意一起玩儿,大人也可充当计时员,指导孩子。

  9.学会轮流,一人玩一段时间

  虽然有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但只要大人耐心辅导,让孩子多经历几次成功的合作游戏,他们心中萌生的友谊观念会渐渐成熟,并学会体谅别人、与人合作和轮流玩玩具了。

  10.给孩子过生日不要过分隆重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生日过分在意。每逢孩子生日,亲戚朋友济济一堂,众星捧月,让孩子在生日宴会上出尽风头,这无疑会强化孩子自我中心的意识。较好的方法是孩子生日时,给孩子买些玩具、添件新衣服或特意带其去公园,既不失爱意又不膨胀自我。

(责任编辑:周菌)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