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时期的文明,在亚里士多德时期达到顶峰,而后逐渐走向衰落,此时的东方文明正处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孟子正是当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阐述并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还曾在齐国为卿。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主张,提出“仁政”的学说。然而,战国时期各国的君主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真正实行的机会。
孟子晚年退居讲学、著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传为后话。 在“仁政”学说的基础上,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的道德主体思想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具有深刻影响。
孟子认为人的道德本性即善性是道德主体,道德本性在原初状态是平等的,人类本性中先天具有善的萌芽,但要真正由此形成高尚的品德,还要靠道德主体的自身修养,而修养的关键在于善性的弘扬和内在超越。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个体道德修养仍具有借鉴价值。 孟子关于伦理和政治的主张,正是中国早期心理学的重要基础。
(实习编辑:张曼)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