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人衡量着万物

2010-05-21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人是万物的尺度”,意思是人的需求是衡量事物的标准,以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为基础,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

  英国当代著名学者阿伦·布洛克曾说:“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来自海滨城市阿布德拉的普罗泰哥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81年—前411年)可以称得上是古希腊第一位“智者”,也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这个学派开始改变自然哲学家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性和“神”的本性,而将人的活动和创造性,人的认识和活动的社会意义、性质置于视野之外的研究方向,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对人和社会的研究。普罗泰哥拉把感性的个体——人以及人的感官作为判断一切事物的出发点,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例如一个人有黄胆病的时候,一切东西看起来都是黄的。他因此说,说黄胆病人的感觉不对,而健康人感觉是对的,这是没有意义的。

  由此,普罗泰哥拉得出结论,认为感官的感觉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就是著名的“普罗泰哥拉命题”。

  “人是万物的尺度”,意思是人的需求是衡量事物的标准,以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为基础,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

  这个观点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却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加以怀疑。它把“人”作为研究的中心,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 但是,由于这些观点更多的源自于普罗泰哥拉的个人经验,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片面的认识物质内部的对立面,从而提出了错误的相对主义的结论:人是万物的尺度。

  因为,按照这个学说,每个人各有自己的需求,都是万物的尺度,当人们感觉和认识出现分歧时,就没有可依据的客观真理,来评价谁是谁非。所以这一学也成为了人们怀疑的观点,也被称之为“怀疑主义”。

  在后来的学者德莫克利特提出的:“关于自然界的冷暖、甜苦、红黄等都是约定俗成的观点”的基础上,普罗泰哥拉将“约定论”推而广之,认为法律和国家也是“人俗约定”的,从而由社会学的角度肯定了个体意识、独立人格的原则。在研究中,普罗泰哥拉认为随着社会法律和制度的完善,生产与科技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意识到人本身的力量。

  借用普罗泰哥拉自己的话:“当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政治睿智,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对此,后世的黑格尔指出:“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在法律尚未制订的时代,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由他们制订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完成的。”

  心理学、法学等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相处的艺术--个人选择的艺术,因此,无所谓“客观真理”,只能主观真理--相对真理!也就是法律制订者当下的集体理性选择的结果。

  后世的黑格尔指出:“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在法律尚未制订的时代,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由他们制订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完成的。” 果然,法学与心理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人是万物的尺度”,意思是人的需求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个人选择是否合理,人的行为是否善良,不是取决于客观世界,而是取决社会或国家中大多数的理性选择。--这才是法学的真谛。而研究个人选择的心理学,是法学研究的基础。法律人不可不学心理学!!

(实习编辑:陈兴娣)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