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
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Ayers博士首先发现了在3岁-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主要与孕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出生后的抚育方式有关。例如:先兆流产、怀孕时用药或情绪处于应激状态、早产、剖腹产,出生后家长摇抱少,尤其是没让孩子经过爬就走路,孩子静坐多,活动少,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等。
感觉统合失调的临床表现: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学习数学特别困难等。
3、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滚翻、系鞋带、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5、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语言表达能力差,手脚笨拙等。
6、触觉过分敏感: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这些问题无疑会造成儿童学习和交往的障碍,虽然这样的儿童尽管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无法正常有效地工作,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学习和运动的完成。
家长和老师应及早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并及时进行感觉统合治疗训练与心理治疗训练,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发展,造成孩子学习基础差、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问题,进而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行为问题。
(责任编辑:周菌)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青少年期情绪行为障碍等各种精神疾病的诊治、早期干预和治疗,以及各种心理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咨询、全病程综合精神康复培训(本人曾参加中德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研究系列培训、中美认知行为行为治疗系列培训班、中英(David教授)精神病认知行为高级培训班以及国际巴林特小组培训)
擅长领域: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焦虑症、偏头痛、睡眠障碍、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老年痴呆等的诊断与治疗,特别对难治性精神病的治疗有一定心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妊娠问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见解,擅长诊治妊娠问题及代谢综合症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
擅长领域:危兆璋医生擅长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抑郁症、失眠症、躁狂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乱、青少年情绪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及内科杂症疑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