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患上抑郁症的人,嘴里总会有这3句话,不要以为很正常,多给关爱

2022-03-22 13:35:4339健康网
核心提示:“网课效果差,论文缺少实践数据,一想到毕业答辩,我就心慌,海投的简历石沉大海,我整夜整夜睡不着,我觉得自己没有未来。”“刚投入一大笔资金,就赶上疫情,如今的我破产、欠债、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作为一

“网课效果差,论文缺少实践数据,一想到毕业答辩,我就心慌,海投的简历石沉大海,我整夜整夜睡不着,我觉得自己没有未来。”

“刚投入一大笔资金,就赶上疫情,如今的我破产、欠债、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作为一个男人,妻儿的生活我都无法保障,我太没用了。”

......

2019年,一场席卷全球的危机,将人们卷入新冠肺炎的漩涡。

“疫情”,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在家里日以继夜的网课、是无限延期却赶不完的毕业论文、是努力挣扎最终被迫倒闭的小店、还是躲在家里看着存款快速消失的焦躁?或许都是。

当外界的危机化作细小的压力,潜入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从无奈到接受、从接受到空虚、从空虚到紧张、从紧张到抑郁。

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倍感压力,好似生活的那缕阳光被乌云遮挡,人们开始迷失,找不到光的方向......

一、中国抑郁症患者超过5400万!

从2019年开始,地球就笼罩在新冠的阴影中,如今已经是疫情到来第3个年头了,人们终于从长时间的在家隔离中解脱,恢复了工作和生活的正常流程,只是疫情并未真的过去,疫情所带来的“副产物”也从未消除。

2020年,在全球发起,首次针对新冠疫情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一项调查研究中,抑郁症、焦虑症患者新增数量评估分别达到5200万、7600万,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的研究证实,这两项数据分别增加28%、26%。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中,除去疫情影响,过去的中国抑郁症患者人群就已经超过5400万。

抑郁症是一种在普通民众中缺乏足够认识和理解的特殊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全身慢性疾病的风险,比如:情绪障碍、食欲不振、记忆下降等,严重时可能造成自残、自杀,给患者带来生命风险。

医学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成年群体中,每年抑郁症患者有5%,而治疗率却非常低,在发达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分别达到50%、10-20%。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表示:抑郁症和个体性格、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物遗传等综合因素有关。

6类高危人群要警惕抑郁症:

·遭遇生活巨变,如:离婚、失业、丧偶等。

·父母一方有抑郁症,则子女病发率25%,双方均患有病发率50-70%。

·老年人(老年遭遇丧偶等巨变要格外注意)产后的新妈妈成抑郁症高危人群。

·长期压力

·性格特性中容易自卑、依赖、自责、抗压较弱的人

·产后抑郁

二、身体出现5个症状,警惕抑郁来袭,别轻易忽视

抑郁症虽然看起来是情绪病,却会引起身体上的症状,对健康造成的威胁比一般的疾病更大,当这5个症状来袭又无法确定病因时,一定谨防抑郁症。

  • 食欲变化

患有抑郁症的人食欲变化往往非常极端,有时候暴饮暴食,有时候食欲低下,这也导致有的患者骤然消瘦,也有人可能突然肥胖,如果排除特殊原因和病因,要及时排查抑郁症。

  • 躯体症状

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一般是指生理需求方面的影响,比如:恶心呕吐、体弱乏力、紧张焦虑、睡眠障碍等,其中睡眠障碍最为普遍。

  • 思维迟缓

抑郁症患者往往语言减少、声音低沉、反应迟钝、思维迟缓,肢体方面的行动和反应也有所下降。

  • 过分自责

抑郁症患者往往过度反省,容易对自身或他人的过错过分自责,表现出对事物的过度责任感,很容易产生恶性循环。

  • 失去兴趣

人人都有兴趣爱好,不管兴趣有多古怪,爱好有多平凡,但是抑郁症患者往往兴趣缺失,很难“提的起劲”。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

三、有“抑郁症”倾向的人,嘴里总会有这3句话

除了身体上的症状,抑郁症给患者最大的影响其实是情绪和精神上的,但是很多感受患者自身无法感知或难以表达,因此只能从言谈时的口头禅里找寻蛛丝马迹。这3句话出现太频繁,可能有抑郁风险。

1.我真没用

“我真没用”,这句话在生活中只有少数特殊场景中被人们用于玩笑,大部分场景都意味着对一个人的否定,价值贬低。而当一个人自身频繁说出这句话,就意味着他情绪低落,对自身缺乏认同感,抑郁倾向很大。

2.我不想活了

人们常说:“蝼蚁尚且偷生”,求生的本能是刻在生物基因里的,当一个人频繁说出“我不想活了”,代表他的情绪低下,同时对自身的生活缺乏热情,难以感受到活下去的动力。有的患者说出这句话时,本身的情绪和肢体也会表现出一些自杀的反常表现,要多留意。

3.生活真没意思

大千世界,繁华的都市和谜一样的自然界里,存在着许许多多有趣的事物,当一个人常常说出“生活无趣”时,或许是他已经失去了感知事物趣味的能力。患者自身往往会表现出思维缓慢、反应能力下降、讨厌社交、睡眠障碍等症状。

四、预防抑郁,牢记3点

抑郁是一种很难察觉的疾病,因为它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产生的。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都有几十万人因抑郁症而死,预防抑郁对生活压力剧增的当代人来说,是一项必备的生存技能。

首先,学会认同自己,发掘自身的优点,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不可能复刻的个体,不要低估自己,也不要让别人否定自己,勇敢说“不”!

其次,要学会放过自己,世事无常,总有一些事情难以企及,做不到就放手,搞砸了也别难过,去旅行、去唱歌、去休息,放松过后再次启程,又是一条好汉!

最后,学会分享自己,快乐、悲伤都是你的一部分,勇于向外界呈现自己脆弱的一面,向世界承认自己的虚弱,也让世界分担自己的压力。

生活中,面对抑郁患者,普通人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给患者一个释放情绪压力的机会,在患者舒缓下来后,尝试劝导,陪伴其在正规医院就医。最重要的是,学会观察患者的反常表现,不要让有自残、自杀倾向的患者独处。

疫情之下,每个人都遭遇了挑战和困境。生活中,希望大家能够彼此包容,给别人一份善意,也给自己一个“和情绪和解”的机会。学会缓解情绪,做一个快乐的人,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待到疫情散去,我们终将来曙光。预防抑郁,从笑一笑开始。

参考资料:

[1]《超5400万抑郁症患者还需要哪些支持?》. 健康时报. 2021-03-05

[2]《六种人是抑郁症高发人群!如何防治?顶级专家直播解答》. 健康时报. 2017-03-30

[3]《出现这5种异常要警惕抑郁来袭,可从3个方面摆脱抑郁情绪》.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脑科癫痫.2022-01-2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抑郁
  • 静心口服液

    主治烦躁失眠等症。宁心安神、调节机能、延缓衰老[详细]

    去看看 ¥67.35
  • [详细]

    去看看 ¥0.0
  • 舒肝解郁胶囊

    疏肝解郁,健脾安神。适用于轻、中度单相抑郁症属肝郁脾虚证者,症见情绪低落、兴趣下迟滞、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紧张不安、急躁易怒、食少纳呆、胸闷、疲乏无力、多汗、疼痛、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细。[详细]

    去看看 ¥63.46
擅长抑郁专家更多
  • 张文杰东莞市万江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一九八一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及教学工作,有丰富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工作经验。曾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普通内科及内分泌科,北京大学北大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高级研修班进修。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对内科急、危、重症的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律失常、急慢性心力衰竭。特别对高血压肾病,扩张性心肌病有深入研究。对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酮症、甲亢、甲亢性心脏病有独到之处。神经内科方面,对头晕、头痛、失眠、帕金森、抑郁症、焦虑症、脑梗塞、脑出血、各种脑炎、脑血管炎及脑血管病后遗症有深入研究。在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6篇,获得市级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被评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出版内科诊疗技术专著一部。

  • 贾竑晓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擅长领域: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和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躁狂症早期症状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人格解体的诊断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焦虑症,抑郁症和失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姜涛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擅长领域: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