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抑郁症为什么容易紧张

2023-12-26 00:22:1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抑郁症患者容易紧张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异常、心理社会因素、人格特质、脑结构改变等有关。这些因素导致患者大脑功能障碍,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抑郁症患者容易紧张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异常、心理社会因素、人格特质、脑结构改变等有关。这些因素导致患者大脑功能障碍,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通过基因传递给个体,可能导致大脑内神经递质平衡失调,进而影响情绪调节和应对压力的能力。针对家族史中的抑郁症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进行抗抑郁治疗。

2.神经生化异常

神经生化异常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失衡,这些递质参与了情绪调节过程。因此,这些物质的不平衡会导致情绪反应过度强烈,易出现焦虑感。例如,对于存在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亢进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阿替洛尔片、盐酸普萘洛尔片等β受体阻滞剂来缓解症状。

3.心理社会因素

长期的心理应激事件如丧偶、失业等,可能诱发抑郁症,导致个体对生活失去控制感和安全感,从而产生持续的紧张感。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减少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紧张感。

4.人格特质

某些人格特征如神经质、悲观主义等,使得个体更容易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而患上抑郁症,同时也会增加对压力的敏感性和紧张感。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方法如“情感聚焦”可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并接受自己的感受,从而减轻由人格特质带来的紧张体验。

5.脑结构改变

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杏仁核等脑区可能存在萎缩或其他结构性变化,这些区域与记忆形成和情绪调节有关,其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情绪记忆的过度激活和对威胁刺激的过度响应。磁共振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脑部结构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脑结构异常,并为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建议关注睡眠质量,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必要时,可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皮层醇水平检测等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身体原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