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你好,抑郁!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2005年9月,《时尚健康》携手SK-II,联合众多专家和知名人士,发起“心灵之匙”主题行动,呼唤在蓝色阴郁中流浪的心灵,归来 重返,生活的阳光与快乐,让我们一起——预防抑郁,幸福人生!<br> <br>

  专家破解抑郁症7大误区

  尽管抑郁这个词,以及接近的忧郁、郁闷等,已经成了我们语汇中的高频常用词,但我们对抑郁症,其实了解还很少。等到和专家对话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在我们的观念中,竟然有如此多的误区。

  抑郁是情绪感冒?说抑郁是一种情绪感冒很容易混淆抑郁的不同严重程度,因为当我们说抑郁时,它可能是指:

  1. 一种心理状态,即抑郁状态。

  2. 一种性格,有的人性格本身就容易抑郁。

  3. 一种症状,在抑郁症和躁狂抑郁症等疾病中出现。

  4. 一种心理反应,即应激型抑郁,一般是在遭遇创伤等重大负面生活事件的时候会发生,有明显的外因。

  5. 一种神经症,它是包括抑郁以及焦虑症在内的。神经症范畴的抑郁,常常由于内心冲突引起。

  6. 即“抑郁症”,属于广义的精神疾病范畴,但并不同于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精神病,而是一种情绪障碍,经过治疗可以较好康复。它往往没有明显的外因。当人患上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是很危险的,会有自杀倾向,它不能和感冒类比。

  心病只需心药医,可通过心理咨询治愈

  觉得抑郁症只要“咨询咨询就好了”是误解。人处在抑郁状态时,语言交流有障碍,思维缓慢,不会表达自己,也听不进别人的话,这时心理咨询是没有效果的。一定是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心理治疗。有的人担心药物治疗有副作用,其实抗抑郁药的药物反应并不普遍。人在抑郁状态下本身就会感觉身体有很多不适,用药以后,随着抑郁的减轻,身体的不适还会好转。

  心情抑郁了就是有抑郁症?

  一时的心境破坏,是心理问题。严重了,是严重的心理问题。只有严重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是病,比如可能是神经症。在神经症和精神疾病之间也是有明确的区分。从专业的分工来讲,一般心理咨询师处理的是心理问题。而精神科医生受到的训练是治疗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两者虽然有重叠,但侧重点不同。

  所以如果你一时情绪不佳,有了心理问题,可以找心理咨询师。但如果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还是以看精神科或医院里的心理科为宜。对于近期受到创伤者,如果超过一个月还有严重的抑郁情绪,则需要就诊。看精神科并不等于有精神疾病,不要给自己心理负担。如果怀疑自己有抑郁症,不能确定,最好到医院确诊。若确定不是抑郁症、不需要用药再去看心理咨询师。

  抑郁症患者仅仅是情绪不好,抑郁不仅仅是情绪低落,在抑郁的情况下,人的思维会发生很多负面的变化:

  1. 思维的范围变得比较狭窄,思维的关注点从外在转为内在的自我感觉,而且主要是负面的感觉。

  2. 思维的内容以不快乐为主。

  3. 认知上出现歪曲,原来感知为快乐的东西,现在反而激发焦虑。

  4. 沟通出现障碍,感觉到很大压力,对方帮助会感觉为自己的无能、无助。

  正常人一时心情不良,但思维模式还正常。比如看了喜剧还会感到快乐,但如果是抑郁症患者,就不会认为快乐。很难说到底是一个人有负面的思维方式容易抑郁,还 是得了抑郁症所以思维方式更加负面。可以说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的。所以健康人平时就让自己保持正面的思维方式。而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时,也需要在思维方式上进行调整。

  口口声声说“不想活了”的人是不会真自杀的

  压力对人的身心都有影响,经典的抑郁症的症状是无助,绝望,觉得自己无能,思维动作变慢,都是呼救的表现。一个平时苛求完美的人,如果压力大到一定程度,得了抑郁症,就会逃避责任,对自己放低要求。这样尽管心理抑郁,但身体暂时安全,并且能够获得帮助和关心。所以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减压方式。

  那些过劳死的人就是缺乏得抑郁症的能力,虽然过劳,但还是一直坚持,导致身体过载,比如像陈逸飞。但是,这只是抑郁症在无意识中带来的“好处”。其危险在于,如果呼救没有得到响应,就会彻底绝望,甚至自杀。所以不要以为抑郁患者只是谈论自杀,他是在呼救。周围的亲友一定要在这个时候给以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严重抑郁缓解了就没有自杀危险了

  严重的抑郁状态一般人都容易识别。通过药物治疗,这种状态能够得到缓解。但 要特别注意,不是严重抑郁缓解了就安全了。当人严重抑郁时,虽然有自杀的意念,但没有实行自杀的行动力。一旦抑郁缓解,有了行动力,而自杀的意念并没有消除,这时最有可能实施自杀。所以对于患抑郁症的朋友,当他的抑郁开始好转的时候,反而要特别地关注。

  得抑郁症的,常常是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

  抑郁症的发生,原因复杂,不能简单地以心理承受能力论。这种情绪障碍,和身体体质、人格心理、思维方式以及外在的压力事件、人际环境等都有关系。那么谁更易招惹上抑郁?

  1. 女人。抑郁与激素水平直接相关。女性在雌激素剧烈变化的几个时期,如产后、更年期等,更易患抑郁。

  2. 体质天生易感者。抑郁患病几率 和大脑内5-羟色胺水平有关。

  3. 心理易感者。如:敏感、内向的人往往无法化解、释放不良情绪,易抑郁。

  4. 压力事件当事人。遭遇重大压力、创伤事件,往往是抑郁诱发导火索。

  5. 思维方式内倾者,如:完美主义者,易把过错归结为自己的人,爱自省爱思虑的人,习惯委屈自己的人,会给自己沉积更多负面情绪,从而积郁成疾。

  6. 人际资源缺乏者。社会支持系统差的人,获得人际支持较少,在抑郁来临时缺乏舒缓渠道,易被压垮。

  有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把高低智商的小老鼠分成两组放进迷宫。高智商组很快找到出口,而低智商组无效地乱撞一气。而后把它们关进笼子里给予电击,结果高智商组很快就神情抑郁了,而低智商组却毫无惧色。这说明,高智商者善于发现规律,但一旦失败就会有严重挫败感,更易抑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