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可能性心理学让你返老还童

2015-05-17 01:44:23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生命时报》记者专访可能性心理学的开创者、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艾伦·朗格(Ellen J. Langer),请她解读如何获得与生老病死抗衡的力量。

  “衰老”和“疾病”或许是最令人生怯的两个词。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走向老化的过程,但在岁月和疾病面前,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将一个人的心理时钟倒拨20年,的确能让心态变得年轻吗?心理学界真的有这样一个方向,为我们发现这些可能,这就是可能性心理学。《生命时报》记者专访可能性心理学的开创者、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艾伦·朗格(Ellen J. Langer),请她解读如何获得与生老病死抗衡的力量。

  《生命时报》:您将自己一生的心血倾注在可能性心理学中,请问这个概念的含义是什么?

  艾伦·朗格:当人们主动地、有意识地去注意和观察身边的环境以及人和事,并根据察觉到的可能性来调整自己的心态,达到“专注”状态,就是可能性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中也有“专注”的说法,是指一个人全身心地去做一件事,达到近乎于“禅”的状态。

  《生命时报》:这听上去很有趣,但我们随时都在看、在听,想不注意身边的环境都难,为何要主动去关注呢?

  艾伦·朗格:当你去一个新景点游玩时,周围的一切都很新鲜,你会留意到街边盛开的花朵、天上明媚的太阳、来来往往的人群。但待上一段时间后,你就开始“习惯”这个曾经新鲜的环境,就会匆匆走过熟悉的大街小巷,不再留意细节。可能性心理学想要达到的境界,就是重新打开视野,让你像一个好奇的游客,去观察那些早已熟悉的人和事,并发现新的可能,从而改变生活。

  《生命时报》:假如能重新关注自己熟悉的环境,能达到哪些效果呢?

  艾伦·朗格:很多时候,当你用好奇的心态,从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生活时,就会发现自己并不了解本已“熟知”的生活。在我多年的研究中,数不胜数的案例告诉我们,当人们能积极主动地去留意自己的生活,并将身心放在当下时,就能工作更高效、创造力更强、人际关系更和谐,人也更快乐、健康、长寿。

  返老还童完全有可能

  《生命时报》:现在全球都在流行抗衰老治疗,在您看来,返老还童有可能实现吗?

  艾伦·朗格:我认为完全有可能实现。我曾主导过一个实验:让一群老人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房间里住上一周,房间被布置成20年前的样子———放着旧报纸、旧杂志、旧照片等。我们让老人试着接受这个构造出来的“现实”,并以20年前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去生活。实验结束后,他们的视力和听力有了明显提高,记忆力有所改善,心态上也更加有活力。可见,“老”往往是我们自创的现实。我们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个年龄段该有的行为和意识,比如老了就不该蹦蹦跳跳、不该到处旅游、应该慢点走等,进而忽视了积极的可能性,比如还能运动、还能旅行、还能做很多想做的事。

  再打个比方,很多老人觉得自己到了记忆衰退的年龄,也该变得健忘了。事实上,20岁的青年和80岁的老人都会忘记一些琐事。不同点在于,青年会想“我只是太忙了而已”;老人会认为,“我连这点小事都记不住,真是老了”,从而亲手将自己囚禁在“老”这个想法中。当再次需要记住一件事情时,“老”这个想法就会自动浮现,就算想记也记不住了。就这样,老人也许就此放弃了对自己记忆力的信心,日积月累,记忆就真的“生锈”了。

  《生命时报》: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衰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态变了,积极的心态能让人返老还童?

  艾伦·朗格:是的。人的身体可塑性很强,当你觉得自己老了,放弃了“年轻”的念头时,身体就会向你的心态靠拢。只要改变心态,去发现那些年轻的“可能”,并全身心地去接受和尝试,比如相信自己还能记住琐事、还能独立上下楼梯、还能去远方旅行等,身体就会接受这些挑战,从而达到“返老还童”的效果。

  《生命时报》:可能性心理学对人的健康还有哪些积极作用?

  艾伦·朗格:许多人在被医生下了诊断后,就会全然接受,并认为医生所说的“可能性”一定会发生。然而,即便诊断书说你已是癌症晚期,预计只能活三个月,这也不代表你的命运就此注定,没有任何变动的余地。医生的诊断通常会漏掉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可能性,在“可能会死去”的背面,还隐藏着“可能会存活”的可能性。可悲的是,人们通常忽略了这种至关重要的可能性,认为癌症晚期等于死亡,进而悲观、被动地接受。

  癌症晚期病人也会在某些天感觉比较好,这些细微差别就是决定生死的关键。如果能有意地、积极地观察,是什么让自己感觉比昨天好一些,病人就能主动采取措施,让自己感觉更好,将自己推向存活的可能性中。

  《生命时报》:也就是说,相信有存活的可能性,病人就能康复或好转?

  艾伦·朗格:我曾找来一些糖尿病关节炎乳腺癌晚期患者做过实验,结果发现:能调整心态、不盲目被动地接受病痛的人,症状通常都有明显改善。当然,我并非让大家不相信医生的诊断。医生有能力给你一个客观的诊断,告诉你当下的身体状况。病人不妨以“半信半疑”的心态,既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正在经历些什么,又不盲目接受病痛的标签,不要被动地认为得了感冒就一定会发烧,不要盲目地以为医生的诊断就是必然发生的命运。随后,细心体会身体的一切变化,体验是什么让你感觉好了一些,并主动重复让你变好的行为或意识,就能提高将自己推向康复的可能性。

  我们对身体的掌控远超想象

  《生命时报》:可能性心理学很神奇,是什么把您领进这个新领域的?

  艾伦·朗格:有两件事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我对“可能性”的探索。在我20岁出头的时候,奶奶被诊断患有老年痴呆,可我觉得她是完全健康的。当时的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在我看来完全没有问题的老人会被诊断为痴呆。我记得,医生的诊断依据是,奶奶总是抱怨“有条蛇在脑子里打转”,就认为这是幻觉,并根据她的年龄推测是老年痴呆。其实,奶奶后来被查出患了脑瘤,她只是想表达自己头痛欲裂。这让我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到误诊给亲人造成的负面影响。

  29岁时,我的母亲患了乳腺癌,而且转移到胰腺。但她突然间奇迹般地康复了,癌细胞不明原因地消失了。这让我非常欣喜,同时又迷惑不解。从那之后,我一直试图理解,母亲的“自发性康复”是怎样发生的。这种奇迹也许说明了,我们的思想、认知、大脑比想像中要强大得多。

  《生命时报》: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您对大家的人生建议,您会说什么?

  艾伦·朗格:我希望大家意识到,我们对自己身心健康的掌控远比你感觉得要多,留心和注意你生命中的可能,积极把握这种对自己生命的控制力,就能活得健康和积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乳腺癌
  • 氯氧喹胶囊

    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治疗。[详细]

    去看看 ¥900.0
  • 阿那曲唑片

    适用于绝经后妇女的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对雌激素受体阴性的病人,若其对他莫昔芬呈现阳性的临床反应,可考虑使用本品。适用于绝经后妇女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适用于曾接受2到3年他莫昔芬辅助治疗的绝经后妇女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详细]

    去看看 ¥114.0
  • 复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

    用于消化道癌症(结肠癌、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原发性肝癌等癌症的治疗。[详细]

    去看看 ¥62.44
擅长乳腺癌专家更多
  • 肖健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擅长领域:从事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擅长肠癌、胃癌、淋巴瘤、乳腺癌、肺癌等。在危重症、难治性肿瘤患者的化疗上有较丰富的经验。

  • 徐峰副主任医师北京四惠西区医院

    擅长领域:乳头溢液乳管镜手术,乳腺良性肿瘤微创美容手术,乳腺癌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在乳腺癌术后重建方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耿凤勇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擅长领域:治疗乳腺结节、乳腺炎症、乳腺癌等乳腺疾病,尤其擅长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乳腺癌,独创环乳晕美容切口处理乳腺良恶性肿瘤、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炎及男性乳腺发育等症,该技术创伤小、愈后快,同时又兼顾了美容效果。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