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如何识破交往中的谎言

2009-07-17 06:56: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撒谎者。你的邻居表面上称赞你家花园围栏很好看,实际上她根本看不上眼。还有的商店大喊全店打折,但实际上仅有少数几件商品降价。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心理学荣誉教授埃克曼说:“谎言会发生在朋友之间,会发生在老师和学生、丈夫和妻子、证人和陪审团、律师和委托人以及商人和顾客之间。”<br>

  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撒谎者。你的邻居表面上称赞你家花园围栏很好看,实际上她根本看不上眼。还有的商店大喊全店打折,但实际上仅有少数几件商品降价。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心理学荣誉教授埃克曼说:“谎言会发生在朋友之间,会发生在老师和学生、丈夫和妻子、证人和陪审团、律师和委托人以及商人和顾客之间。”

  研究谎言的科学家说,大多数人每天都撒一两个谎。而且,我们极少被抓住,因为这些假话通常都微不足道。“我刚才在路上堵车了。”“你穿那种颜很好看。”“我刚好要给你打电话呢。”埃克曼对谎言和骗局的研究长达40年,并有若干专著出版。他说:“说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特性,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应正确理解说谎现象。”比如,有时候善意的说谎还是必要的。

  如何识别生活中的谎言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怎样才能识别对方说出的是谎言。不论是无关大局的善意谎言,还是别有用心的弥天大谎,它们是否有共同点?可以试试专家们研究出的高招。首先听声音。注意说话人声音的音调是否比平时有所变化?比如声音发哑或变粗,而他平常并非如此。类似这些变化的声音都表明有虚假嫌疑。

  埃克曼在旧金山大学对509名试验对象的识谎能力进行了测试。这些人包括机要人员、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以及大学生。让他们看的录像中有十个人说话,需分辨出哪些人在说谎,哪些人讲真话。

  其中一名女士假想自己看着一束鲜花,并对可爱的鲜花满口赞美。尽管她说话时面带笑容,但还是有几名受测者发现了她的声音中有一种奇特的迟疑,言辞呆板,手势僵硬。一名安全部门工作人员断定这名女士在说谎。其实这名女士看的并不是真正的鲜花,而是主测人播放的幻灯片。来自安全部门的人员成绩最好,识谎率达86%。

  尽管人在说谎时也会在行为举止或表情上发生变化,但是声音的非正常变化尤其特别。包括说话速度变得更快或更慢,甚至呼吸的节奏也有变化。

  专家提出的另一招是观察飘移不定的眼神。很多人都把飘忽离散的眼神理解成典型的撒谎标记,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与眼神相关联的内容。所以有经验的桥牌选手不轻易使用眼神。

  专家们发现,如果某人在思考疑难问题时眼睛走神,这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意味着撒谎。可是当回答一些很容易回答的问题时出现飘忽的眼神,这就有撒谎的嫌疑。在交谈中要注意对方对正文话题的反应。如果某人遇到使其感到羞耻的话题时,他的眼神就很难保持注视的状态。但在善意撒谎时,人的眼神会更为专注。

  不能单凭身体或面部某一部分,比如眼睛、鼻子、嘴巴、手的表情或动作来判断是否撒谎。应该根据说话人的面部、身体、声音和语速来综合考虑,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总之要尽可能多观察人的各方面表现。熟悉说话人的常规行为举止,必然能发现其撒谎的线索。比如手动作的微小变化,手势变化次数的差异,耸肩动作与平时不一致等。还要注意在谈话中关键点上的体态和行为的变化。比如平时最爱说话的人遇到关键话时却缄口无言;或者平时沉默寡言的人却变得滔滔不绝地说话。

  掠过脸上的细微表情往往暴露出说话人真实的感情和思想。这些和他假装出来的感情和思想是截然不同的。不过,这种一般只有1/4秒的瞬间表情是很难捕捉到的。即便是训练有素的测谎专业人员,比如警务人员、法官、律师等也都不能总有把握鉴别出这种稍纵即逝的表情。老练的说话者总是用微笑等表情把谎言掩盖起来。

  但是假的总是假的,谎言终会露出破绽。重要的不是笑的次数多,而是笑的质。假笑是皮笑肉不笑,而发自内心喜悦的笑不仅需要嘴唇的运动,而且需要眼睛周围肌肉的配合。

  假笑的目的是掩盖恐惧、愤怒、悲伤或厌恶情绪。如果你善于观察,就会看出说话人泄露出的情绪。希望专家们的指导对你分析和识破谎言有所帮助。

  今天,我们的工作和社交生活很大程度都在网上进行,我们也就越来越容易受到伤害。白领罪犯、色狼、骗子、身份窃贼、甚至恐怖分子都和我们一样也在互联网上冲浪。几所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软件,能侦破短信、电子邮件和聊天室等网上通信中的谎言。

  如何识别网上谎言

  传统测谎仪寻找焦虑的生理信号,比如一颗汗珠或急促的脉搏,但是,网上系统考察的只是说谎者的语言。康奈尔大学计算和信息科学系传播学副教授杰夫-汉考克说:“查看语言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查看谎言的工具。”

  汉考克最近从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得到68万美元拨款用于研究数字欺骗。他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诚实信息的语言与诚实信息不同。比如,他主持的研究发现,欺骗性的电子邮件比诚实的邮件平均多出28%的词语,其中和负面情绪相关的词也多于诚实邮件。

  汉考克发现,撒谎者往往较少使用第一人称(比如代词“我”“我们”),较多使用第三人称(比如“他”和“他们”)。这可能是撒谎者让自己和谎话保持距离的下意识手段。

  更令人惊奇的是,汉考克和他的同事还发现,撒谎对象也表现出独特的语言模式。例如,受骗者使用的句子往往比较短,提出的问题则比较多。如一句简洁明了的话:“我昨天把论文寄出去”而被说谎者写成:“论文已于昨日寄出。”还有,说谎者也极少使用“但是”“也不”“除……之外”等排斥性词语,避免措词复杂化。

  为了识别谎言的模式,汉考克在康奈尔大学开发出一个短信系统,让使用者给自己发的每条短信做欺骗性评级。这套系统已经收集了1万条短信,其中大约6%合公然撒谎的标准。最后,调查结果将编入用于分析“收到的短信”的软件。

  目前,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只研究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谎话。这样一套系统能否升级分析“大”谎——比如骗术专家和恐怖分子发送的信息——还是未知数。

  到目前为止,这项研究表明,电子邮件中的谎话比面对面交流或电话通话时少,汉考克猜测,这或许是因为人们不想把谎言写下来。他说:“电子邮件生成多个拷贝,比刻在岩石上的东西保存得还久。”所以,更需要小心选择用词。互联网很快就要摆脱的或许不仅是谎言,还有蹩脚的借口。

(实习编辑:张一鸣)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胡建平副主任医师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擅长领域: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焦虑症、偏头痛、睡眠障碍、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老年痴呆等的诊断、临床诊疗和康复

  • 莫煊副主任医师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擅长领域: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失腥症,双相情感障碍,孕产妇及围绝经期心理障碍,儿童多动症,老年痴呆等疾病诊治,尤其是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焦虑障碍的诊治及DBT心理治疗

  • 佘生林主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擅长领域: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青少年期情绪行为障碍等各种精神疾病的诊治、早期干预和治疗,以及各种心理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咨询、全病程综合精神康复培训(本人曾参加中德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研究系列培训、中美认知行为行为治疗系列培训班、中英(David教授)精神病认知行为高级培训班以及国际巴林特小组培训)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