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多,一种新的疾病——网络性心理障碍引起了世界医学界和心理学家的关注。心理专家对众多网民心态进行过分析,对技术的迷信和对速度的崇拜,膨胀着上网的欲望,这是一类网民上网的动力;将上网当成一种时髦、流行如同身着名牌;看破红尘,远离江湖,隐居网络,成了许多人逃避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
科学家一组最新统计数字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约占网民人数的6%左右。这部分人在网上其乐无穷的冲浪体验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网络的心理依赖,随着每次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这种依赖越来越强烈。
“因特网中毒”在美国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日本的“因特网中毒”患者也快速增加。他们常因“担心电子邮件是否已送达而睡不着觉”,“一上网就废寝忘食”。有人发展到每天起床便莫名其妙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双手颤抖和食欲不振。有研究显示,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的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水平升高,这种类似于肾上腺素的物质短时间内会令人高度兴奋,但其后则令人更加颓废、消沉。据统计,网络心理障碍者的年龄介于15岁至45岁,男性患者占总发病人数的98。5%。20岁至30岁的单身男性为易患人群。
阶段性的患者与电脑网络分离是网络心理障碍治疗的第一步,每天上网时间必须限制在两小时以内,并根据心理医生的指示调整日常生活,同时应用抗抑郁药物及精神疗法等综合治疗。
医学心理专家呼吁学校,应帮助学生了解电脑只不过是传播信息的机器,熟悉网络也只是进入虚拟世界的一种手段而已。青年人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等媒体吸取知识,以健康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对待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
(实习编辑:杨玉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