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教师灾后如何应对心理危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大批心理援助队伍奔赴灾区第一线,对幸存者、罹难者家属、救援人员等展开心理危机干预,但是,有一个群体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是身处灾区、亲历灾难,还要对学生进行灾后心理干预的人民教师。<br>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大批心理援助队伍奔赴灾区第一线,对幸存者、罹难者家属、救援人员等展开心理危机干预,但是,有一个群体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是身处灾区、亲历灾难,还要对学生进行灾后心理干预的人民教师。

  灾情发生后,对灾区教师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教师的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的缓解和干预,其负性情绪和负性认知既对教师自身及其家庭有害,又会影响到教学与教育工作;教师不仅难以引领学生走出心理阴影,甚至还可能加重学生的心理创伤。这对于灾区师生的心理重建是极为不利的。反之,如果教师的心理调适能力增强了,一定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一、灾区教师心理危机的表现

  1,躯体性反应

  在巨灾发生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受灾教师出现了一些躯体性不适,表现为出汗、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口干、咽干、咽痛、嗓子发堵、难以放松、失眠、多恶梦、心悸、容易感到疲劳、头昏脑涨、尿急、尿频等焦虑状态。严重者还出现了幻觉、妄想等症状。

  2,精神性反应

  (1)恐惧感

  “5·12”大地震来势凶猛,许多教师正在教室里上课,无防备地亲历了强地震。他们感到跑动困难,目睹房屋摇晃、大地发疯似地抖动,听见楼房撞击开裂的声音和恐怖的地音;他们眼睁睁看着亲友、同事、学生在一瞬间被埋、被砸、被压致伤致死的血腥惨景;也看到了大地震在顷刻之间将美丽的校园变成一片废墟,自己苦心经营的家园在几分钟之内被夷为平地;他们也经历了断水、断电、断煤气、通信中断、道路中断、无热水热饭、短期食品匮乏、亲人联系不上等非常态生活。而这一幕幕又是那样的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加之余震不断,有裂缝的楼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许多教师在震后谈“震”色变,哪怕周围只有一丁点的动静也会产生惊悸,在狭窄的巷子里走路或在黑暗的室内也会产生惊惧感。

  (2)无助和绝望

  地震这种人类无法抗拒的力量使人目瞪口呆又无能为力,由于从未有过类似经历,凭仅有的知识经验也无从面对。侥幸逃脱的人也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不知道如何施救,不知道救援人员什么时候能来,不知道被困被埋的人什么时候才能被救援人员救出来。从小就被灌输并相信的集体力量在受困的时刻暂时不能看见,这使他们感到孤立无援、无助和绝望。

  (3)强烈的负罪感和挫败感

  特大地震带来的灾害非人力所能控制,但有些灾难亲历者却善意地将某些生命、财产损失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决策失误,由此而产生强烈的懊悔心理和负罪感。有亲友在灾难中亡故的幸存者则容易出现“否认”灾难后果,选择性地遗忘已经发生的变故。还有一些人则会表现出易冲动、易激惹、回避事实的精神状态。而在恢复教学的过程中,灾区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抚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但是他们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非常欠缺,这更加重了他们的挫败感。

  (4)注意力不集中

  上课时的专注度降低,周围稍有较大震动例如大货车或其他工程车辆路过,都会引起恐慌,注意力难集中到课堂教学上。

  (5)人生无常的宿命感

  大地震摧毁了许多人曾经为之追求和奋斗的东西,奋斗的结果一夜之间化为灰烬,这使他们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产生了消极的宿命情绪。

  3,社会功能影响

  受灾教师群体的社会功能普遍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些教师虽能照常工作,但由于注意力下降,精神疲惫不堪,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些教师则由于受刺激较大,自控能力下降,容易对自己或学生造成二次伤害。还有一些教师由于恐惧地震和余震,不能安心于本地工作,想调动到无地震地区,“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势必影响教育教学。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较重者则不得不减少工作量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尽量回避或完全回避必要的社会交往。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