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酷热,我们除了要预防中暑,也同样需要预防“情绪中暑”!
所谓“情绪中暑”,即指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它属于一种季节病,天气炎热是一个诱因,但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也同样容易导致“情绪中暑”,一些性格敏感、情绪化以及个性内敛的人比较容易中招,它在上班族和学业负担重的学生中也比较常见。
情绪中暑的人,通常表现为心情烦躁、易动肝火、好发脾气、行为异常、对事物缺少兴趣等。炎热夏季,人们比较容易烦躁,轻微的“情绪中暑”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体现,特别是下午和晚上,不少人的情绪更容易走入“灰色地带”,动不动就发火或者自己生闷气。
如何预防“情绪中暑”?心理专家认为主要是养心,需要学习情绪控制法,比如呼吸训练、冥想以及肌肉放松练习。而且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平时要有让自己充电的方法,比如运动等,建议在盛夏心烦意燥时,找个最感兴趣、最擅长的事来做,可以转移不良的情绪;但情况严重者需要及时就诊,譬如有精神心理面的疾病,就需要再开些药物来抑制发病的苗头。
另外,专家还给出了小建议:即情绪不稳,烦躁,易激惹时可以看看绿色、蓝色等冷色系颜色的东西,有助于平稳自己的心境。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吃好三餐。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食物,多吃一些西瓜、黄瓜、丝瓜、冬瓜、苦瓜、绿色食品和西红柿等,这些都具有解暑清热功能,有助于减少情绪烦躁。保证睡眠,如果晚上睡眠不够,第二天要适当午休。一旦出现睡眠障碍,要及时调节,否则时间长了,就容易引起情绪障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